合法化罚跑罚站,是进步还是倒退?
编者按
可能每个人都有学生时代被老师惩戒的经历。
罚跑、罚站、面壁反省……这些惩戒方式会带来什么问题吗?在什么前提下使用哪种方式才会安全、有效?
站在老师或家长的立场,如果不用这些方法,令人头痛的纪律问题怎么解决?
近日,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期待你留言告诉我们。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向教育部提出你的意见(向公众征求意见至12月22日)。
2018年10月8日下午5点多,湖南长沙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备战区号鼓队比赛”微信群突然炸开了锅。
一位家长发语音说,当天号鼓队训练时,老师竟然让60余名同学集体下跪,孩子很委屈,现在回到家正在哭。家长们纷纷表示:“只能用震惊和愤怒来形容现在的心情”。
校方很快道歉,并解释说:“比赛迫在眉睫,而孩子们的精气神各方面都不令人满意,外聘老师一气之下,在临近下课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1]
/ 砂子塘小学 /
在新闻媒体上曝出的体罚事件中,这远远不算触目惊心。近年,甚至还有学生因冬天户外罚站或罚跑而猝死[2][3]。教师惩罚学生的行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另一边,是部分教师和家长痛心疾首的呼吁:现在的学生,老师都管不起,惹不起[4],甚至有湖南的老师因为罚站学生被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家长关进了派出所[5]。但长此以往,岂不是纵容祸害了学生?
也正是在此争议的背景下,教育部和一些地区尝试出台相关规定,在明确禁止体罚的前提下,厘清惩戒权的边界,赋予教师具体的惩戒手段。
两个月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初审稿,提出教师可以采取“责令站立、慢跑”等措施。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对此作了详细规范。其中第六条规定,教师可采取的惩戒方式包括: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课后留校教导、将学生带离教学现场暂时隔离等,以及“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
两条规定里都包含的罚跑和罚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两个手段,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老师们普遍使用的方法。在“禁止体罚”的规定下,尚需遮遮掩掩。如果明文合法化这两个惩戒手段,会带来什么问题吗?
罚慢跑构成了体罚
“适当增加运动要求”,根据文义,包括但不限于罚慢跑、蹲起、俯卧撑等。我还了解到,有的老师会罚学生一天不得卸下书包。当然,“适当”的标准非常模糊,难以把握。但无论如何表述,这与“体罚”仍然脱不了干系。
我们先来看看另一种常见惩戒方法:为了防止严重影响或伤害他人而进行的隔离。这类隔离虽然也涉及到对身体的限制,但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维持当下秩序、保障他人安全。
但罚慢跑等方法,却明确作用于学生的身体,以惩罚学生的违纪行为为目的,构成了一种“体罚”。这种做法,和我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里的“禁止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相冲突。
美国有29个州禁止体罚,例如加州。这些州将“以惩罚为目的的额外运动”定义为体罚,专家还认为这种做法还会让学生对运动本身形成负面看法。[6]
从实际效果来说,将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拎出来罚跑,确实可以迅速地中断他们的违纪行为,甚至在短期内预防再犯。但是体罚的危害却是明显的,哪怕运动没有过量,对于孩子也会产生被示众被羞辱的心理效果。
羞辱的场景如果反复出现,可能内化为孩子的一种自我认知,影响自尊和自信的建立,进一步影响完成任务的能力。老师完全可以不用羞辱的方法,而是让孩子意识到违纪行为对他人产生的不好影响,孩子也会产生愧疚心,同样也可以帮助遵守规则,而避免对孩子的负面心理影响。[7]
“站立或面壁反省”与 time-out 一样吗?
罚站或者面壁反省的情况则更加复杂。从文义上,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惩罚,也接近于给孩子反省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概念和西方育儿方法中的time-out有相近之处。
Time-out的大意是当孩子做了错事,将ta从当时情境中隔离出来,冷静思考一下。对于time-out是否有效、是否道德、是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也有争议;但即使是坚定支持time-out做法的学者,也认为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实现安全和有效的效果:
首先,要确保在亲子关系非常好的情境下才使用;
其次,具体的程式和方法要用对。例如,不要在time-out的过程中说教,time-out的时间不能太长超过了5分钟,对孩子改变后的行为予以肯定等[8]。
也有学者认为,对于年龄更大的青少年来说,time-out的方法则有些不合时宜。相反,让孩子意识到违反了规则,承担行为的后果(例如弄脏了地面就要擦干净,而非惩罚),为ta树立良好的榜样,让ta感受到你的关心和信任,会是更好地帮助孩子改正行为,更好成长的方法。[9]
如果社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time-out ,那么关于罚站或面壁反省的规定不仅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而且很容易被滥用,尤其让目前已经普遍存在的罚站现象雪上加霜。
找到纪律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孩子的教育,惩罚也许可以即刻发生作用,但却缺乏长效机制。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受到体罚之后,有73%的孩子还会在10分钟以内故态复萌[10]。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学者建议,我们应该去剖析那些令人头痛的“纪律问题”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症状。[11]
比如,生理方面。纪律可能要求孩子长时间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而孩子无法遵守,这可能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运动、更多的睡眠,也可能因为ta有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等问题。
心理方面看,孩子可能是因为年幼而缺乏同理心,还没理解违反规则对他人造成的不当影响;可能是因为有强烈的内心需求没得到满足,比如对探索感兴趣事物的需求,或者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
从孩子生活的环境等外因来看,也有许多因素导致孩子们违反纪律。比如,课堂内容太无趣,黑板离孩子太远或者老师声音太小;家长和教师总是用肢体暴力或者语言暴力来对待他人,给孩子树立了负面的榜样;家庭严重的贫困、感情冷淡等导致孩子内心焦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上维持基本秩序的同时,在课下和孩子、家长沟通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或者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法,改善纪律问题。
教师放下对孩子的惩罚,不是完全不管学生。相反,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真正当“人”来尊重。许多老师和学校已经走出了这一步。
小学老师徐莉在她的《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她的一个学生,“不尊重、不分享、缺乏耐心、吵闹、打扰他人、伤害他人、喜欢打斗、欺负人”。她意识到批评这个孩子只会让事情更糟,就与各科老师、家长长谈,让大家合力帮助他恢复生活秩序,建立和同学、父母、老师相互关照的正向关系。而在喧嚣的课堂上,为了避免陷入维持秩序-混乱-继续维持秩序的恶性循环,徐莉老师偶尔穿插讲一个小故事,就让大家沉静下来,然后继续课程活动。
使用粗暴的方法是简单的,但要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自信自律的人格,需要爱和思考。
/ iStock /
老师的压力,不能通过惩戒权来释放
但一味苛责使用惩戒方法的老师,并不公允。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纪律问题背后的根源,也需要看到:为什么老师会有罚站罚跑惩戒权的呼声?这背后和老师面临的压力也是分不开的。
班额过大,学科成绩在教师评估中占压倒性地位,学校管理严格、缺乏对老师的支持,各种繁琐的教学外行政任务……种种这些,都让许多老师疲惫不堪,无法再顾及教育的本质——育人,转而采用强硬、粗暴的惩戒方法。
这需要我们更多地进行系统性的改良,但不能为了一时之需,将老师的压力转嫁于惩戒权,反而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于惩戒权,发出你的声音
截至11月15日,前述《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初审稿中相关条款已经被删除。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还将继续向公众征求意见至12月22日。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这一《征求意见稿》的全文,提出你的意见。
期待我们的下一代在爱与规则中,真正走向自尊、自信与自律。
参考文献:
[1] http://edu.sina.com.cn/zxx/2018-10-11/doc-ihmhafiq7767766.shtml
[2] 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1-11-30/63-97885.html
[3] http://www.sohu.com/a/33121639_105067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03181
[5]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8-10/19/c_129975700.htm
[6] https://www.teachthought.com/archived/shouldnt-use-physical-education-punishment/
[7] http://trieft.org/wp-content/uploads/2015/01/Shame_Solutions_Monroe.pdf
[8]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2018/11/30/when-used-correctly-timeouts-are-an-effective-tool-parents-young-kids/
[9] https://thriving.childrenshospital.org/teens-and-discipline-too-old-for-timeout/
[10] https://wwww.huxiu.com/article/323286.html
[11] 《0-8岁儿童纪律教育——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
作者:叶明欣
C计划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曾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政策倡导工作多年。
▷ 排版:鱼香
推荐阅读
最新课程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